为什么蜂蜜在冬天比较容易结晶?

 蜂蜜与四叶草   2023-08-31 07:44   213 views 人阅读  0 条评论
摘要:

蜂蜜结晶是蜂蜜的一种自然现象结晶蜜没有任何内在品质上的改变,食用也没多少不便处,只有个别品种在直接食用时有糙口感,仅此而已。我们应当尊重自然,追求原生态,那种以破坏蜂蜜成分和原有结构(甚至搀假)为代价来实现蜂蜜不结晶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蜂蜜结晶是蜂蜜的一种自然现象结晶蜜没有任何内在品质上的改变,食用也没多少不便处,只有个别品种在直接食用时有糙口感,仅此而已。我们应当尊重自然,追求原生态,那种以破坏蜂蜜成分和原有结构(甚至搀假)为代价来实现蜂蜜不结晶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国标《蜂蜜》明确规定:不应使用化学或生化处理方法改变蜂蜜的结晶变化。看来,使用加热的物理方法是被允许的。其实,结晶蜜经过加热融化后还会重新结晶,且结晶的形态和口味都有所改变;尤其是加热的过程会不可避免地破坏一些蜂蜜中的活性成分,如VC、类唾液腺激素和酶类物质等。蜂蜜的结晶,实质上是葡萄糖从蜂蜜中析出被分离的一种现象和过程。从分子论的观点来看,在蜂蜜里葡萄糖分子本来是毫无秩序地运动着的,但蜂蜜里葡萄糖超过它的溶解度,成为过饱和溶液时,就有一部分葡萄糖分子在蜂蜜里开始有规则地运动、排列起来,形成一个微小的结晶核,成为一个结晶的中心,更多的葡萄糖分子有规则地排列在它的各面,逐渐形成较大的晶体,从蜂蜜里分离出来,这就是蜂蜜结晶。蜂蜜结晶是葡萄糖围绕结晶核形成颗粒,并在颗粒周围包上一层果糖、蔗糖或糊精的膜,逐渐聚结扩展,而使整个容器中的蜂蜜部分或全部形成松散的固态状,即蜂蜜结晶。因此,蜂蜜结晶是一种正常现象,对其营养成分和应用价值毫无影响,也不影响食用。蜂蜜刚从蜂巢中取出的时候一般是呈黏稠的液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少则几天,多则一两个月左右,仅少数需要数月,这些蜂蜜即会逐渐地浑浊、凝固或板结,由液态到半流体直至变为固态,颜色也相应由深变浅,结晶蜂蜜具有如下的一些规律和特点:全面性即所有的蜂蜜都会结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蜂蜜》(GB18796-2005)规范性附录(附录A)把蜂蜜的结晶情况分别描述为结晶、易结晶、极易结晶和不易结晶等几种,比较客观的反映了蜂蜜全面结晶的事实。其中比较关键的是对于“不易结晶”的准确理解。我们认为这是指蜂蜜结晶的速度慢和程度,并非“不结晶”。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完全不结晶的蜂蜜。蜂蜜结晶的全面性还表现在,不管是哪种蜂蜜,其结晶都是全面的,相对均匀。蜂蜜的局部结晶只存在于未成熟蜜、人工浓缩蜜和蜂蜜正在结晶或融化过程中。晶体性蜂蜜的结晶就是蜂蜜中的各种糖和非糖分子围绕结晶核按照一定规律而形成的晶体。再结腻的结晶蜜也都是肉眼可见的晶体组合体,尽管蜂蜜晶体因其自身的绵软性难见棱角,但结晶蜜自然断面的颗粒密布却是一目了然。那些毫无颗粒的细腻,值得怀疑;那些粗硬团聚且相间有液态的结晶,实属异常;均匀绵密的颗粒汇聚才是典型的结晶状态。多样性蜂蜜结晶的多样性是指蜂蜜的结晶颗粒有粗细不同和软硬之分。国标《蜂蜜》即有粒粗、粒略粗、粒细和细腻等不同分类。我们在生产实践中观察到的更是多种多样,有粒粗如沙,有细腻似脂。而同样的粒粗,乌桕、枇杷的紧密,荞麦、地椒的松散;同样的细腻,洋槐、野桂花的薄软,油菜、苕子的黏腻。蜂蜜结晶粒的软硬也有很大差别。用手捻,有的细软无渣易化,有的粗硬有沙感难化。若用口尝,有绵密细糯,有粗硬糙口。但总的来说,蜂蜜的结晶粒绵软的较多,沙大粗硬的仅是个别现象。必须一提的是,当下有不少书刊乃至电视节目在教人辨别真假蜂蜜时,以蜂蜜拉不拉丝,渗不渗纸来分辨真假;常授以手捻法,说是用手捻结晶蜜,若是有难化的颗粒即是搀(白糖)蜜,这完全是一种想象不科学的。除非搀假者直接在结晶蜜里搅和白糖粉才会是这个结果,但这可能吗?真正的掺假蜜或假蜜,其结果应当是不结晶或结晶松散黏度小。温限性蜂蜜的结晶一般都是在常温条件下自然形成的。秋冬春气温较低,所有的蜂蜜都比较容易结晶;夏季气温高,新生产的蜂蜜一般都不容易结晶,或结晶很浅。蜂蜜结晶的温度范围是大于0℃和小于20℃,一般认为13-14℃是最适温度,但不同品种蜂蜜的结晶对温度的要求却有较大的差异。枣花、洋槐等不易结晶的蜂蜜需经深冬的持续低温才会慢慢地结晶,而油菜、野坝子等极易结晶的蜂蜜则总是在从蜂巢取出后的几天内迅速结晶。在蜂蜜的结晶温度范围内,蜜温大于或小于最适温度,结晶速度都将相应放慢,超出范围则不能结晶。但蜂蜜一旦结晶,其自然融化过程就会更加的漫长,一般不能完全融化;特别是油菜等极易结晶的蜜种,会常年保持结晶状态,仅在夏季变得稀软一些,表层可能出现一些融化的液态蜜。结晶蜜的完全融化,只有在持续4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实现。结晶蜜在经过夏季高温后的自然融化部分,一般不会再度结晶,这是因为融化部分并不是整体结晶颗粒的解散,而是因结晶核外围糖分子和水分子的游离,没有了结晶必须的结晶核。物理性蜂蜜的结晶是蜂蜜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其组成分子有规律运动的一种形式,仅在外部形态上有所变化,就像水变为冰一样是物理现象。除了温度,影响蜂蜜结晶的物理因素还有果葡比例和水分,果糖和葡萄糖的比例越小,水分越少越容易结晶。蜂蜜结晶处理方法1、把结晶蜂蜜连同瓶子一起在热水中浸泡,但要注意热水温度必须低于50摄氏度,因为温度过高会使蜂蜜中的酶失活,维生素损失。2、可连瓶子一起,放入冷水锅内慢慢加热.当水温达到50-60度时,沉淀物就会自然融化,而且不会再沉淀。3、放置到夏天自然化开。

  赞

  0

  分享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赏

  蜂蜜

  蜂蜜结晶葡萄糖

  本文由 蜂蜜百科 发表于 2021年3月9日14:08:30

  转载请注明:

  养蜂

  蜂产品的采收和利用,蜂产品如何采收和利用

  蜜蜂的产品有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蜡、蜂胶、蜂毒、蜂王幼虫、蜂巢、雄蜂蛹和蜂尸等,在此将家庭养蜂中的主要蜂产品分述如下:蜂蜜 在流蜜期,蜜脾上有1/3的面积被封盖了,就可以采收。收后最好贮存在陶瓷缸...

  03月26日 424 评论

  养蜂

  蜂蜜的抗氧化和抗诱变性

  蜂蜜含有生育酚(维生素E)、抗坏血酸(维生素C)和β—胡罗卜素(Crane,1975),它们都是抗氧化剂,此外蜂蜜含有的过氧化氢酶(Scheportz,1996)及过氧化物酶(L...

  03月26日 422 评论

  养蜂

  蜂产品市场前景看好,蜂产品市场前景

  去年假蜂蜜被逐步驱除出市场,而蜂蜜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故真蜂蜜原料需求量上升,价格上涨,这是蜂蜜价格回归价值的必然趋势。今年,油菜蜂蜜开盘受去年高价影响,仍持续走高。据了解,开盘价在每吨6000元左右...

  03月26日 418 评论

  养蜂

  夏季如何提高蜂蜜产量

  夏季蜜源植物丰富,抓好此期蜂群管理,关系全年的蜂蜜产量。1、加继强群夏季,刺槐、柿树、枣树、荆条等花期紧接相连,陆续盛开,蜂群往往因劳累过度,群势会有所下降,此时保持强群是夺取丰收的基础。因此,要保证...

  03月26日 325 评论

  最新文章

  蜜蜂采茶花和油茶花中毒怎么办

  蜂群幼虫冻伤的原因,症状及防治措施

  中蜂春繁病治疗方法和技巧

  蜜蜂烂子病用链霉素

  蜜蜂黄曲霉病病因,症状及防治方法

  随机推荐

  常喝蜂蜜水的四大好处

  什么时候喝蜂蜜最好 要注意什么

  野菊花蜂蜜

  蜜糖变酸是变质吗

  我买得枣花蜂蜜很厚,还有气泡和白色得东西,是假得吗

  上一篇

  夏食一勺蜜 健康每一天下一篇

  糖尿病的克星!

  蜂蜜

  长寿秘方之蜂蜜大蒜做法

  03/24

  8,048

  蜂蜜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03/24

  8,066

  有关蜂蜜功效和成份的知识

  03/24

  7,658

  鸡蛋清加蜂蜜面膜好不好

  03/24

  7,590

  鸡蛋清和蜂蜜敷在脸上有什么作用

  03/24

  7,456

  热门标签

  分蜂

  作用

  蜂王浆

  便秘

  蜂蜜结晶

  功效

  工蜂

  枣花蜜

  养蜂

  服用

  饮用

  土蜂蜜

  蜜蜂

  胃酸

  生姜

  柠檬

  蜂产品

  蜂王

  洋槐

  中蜂

  可以

  蜂胶

  椴树蜜

  蜂巢

  蜂花粉

  面膜

  蜂蜜

  rdquo

  蜂毒

  减肥

  美容

  食用

  花蜜

  蜂群

  结晶

  蜂蜡

  ldquo

  治疗

  波美度

  花粉

  果糖

  维生素

  蜂箱

  蜂蜜水

  槐花蜜

  葡萄糖

  祛斑

  皮肤

  人体

  蜜源

  网站导航蜂蜜

  蜜蜂

  蜂王浆

  蜂蜜美食

  蜂胶

  蜂巢蜜

  蜂王胎

  蜂花粉

  蜂蜜视频

  蜂蜜研究

  蜂蜜研究

  蜂亿健

  蜂毒

  蜂蜜文化

  蜂蜜新闻

  蜂产品知识问答

  养蜂

  关于本站蜂蜜具有吸湿性,抗菌,含有抗氧化剂。蜂蜜可以结合食品做成很多美食,和很多水果融合做成很多美味饮料和特效饮料。本站结合国内外和一些研究蜂蜜的机构,为朋友们提供真实、有效的资料,也筛选了真蜂蜜提供给大家。

  Copyright 蜂蜜百科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28103号

  文章目录

本文地址:http://fengmi.xiaochi234.com/2156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蜂蜜与四叶草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